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堅持面向天文學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v橫星際,筑夢鐘山。紫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紫臺不斷明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紫臺總職工362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179人、支撐崗位人員7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8人,具有碩士學位57人......
面向天文學的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臺(簡稱紫臺)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的...
相對論的基本思想是物理規律在不同參考系具有相同的表達形式,數學上要求物理規律具有洛倫茲對稱性。自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后,洛倫茲對稱性的正確性經歷了無數的實驗檢驗,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然而,描述引力理論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間卻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理論物理學家為了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某些量子引力理論中,洛倫茲對稱性存在微小的破壞,這些破壞只在普朗克能標(~1019 GeV)下才變得顯著。如果存在洛倫茲對稱性破壞,高能量的光子將不再穩定,會快速衰變為一對正負電子對(γ→e+e-)或者衰變到3個伽馬光子(γ→3γ)。這一過程將導致天體源所輻射的伽馬射線能譜在高于某個能量時會突然截斷,即更高能量的伽馬事例無法存在。
最近,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LHAASO分析小組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畢效軍研究員合作,利用我國LHAASO實驗觀測到的超高能伽馬射線事例對洛倫茲對稱性進行了高精度的檢驗。通過分析LHAASO實驗數據,他們發現幾個具有最高能量光子的伽馬射線源能譜即使到拍電子伏以上也都持續向高能延伸,并沒有發現任何高能伽馬事例“神秘”消失的現象,從而再次驗證了洛倫茲對稱性。相比以前的實驗,LHAASO將洛倫茲對稱性的破缺能量標度提高了大約一個數量級,如下圖所示。這是當前對這一類洛倫茲對稱性的最嚴格檢驗。
圖:不同實驗給出的洛倫茲破缺能標下限。紅色和藍色直方圖分別代表一階和二階洛倫茲破缺能標。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上。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等基金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 https://link.aps.org/doi/10.1103/PhysRevLett.128.051102
新聞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