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堅持面向天文學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v橫星際,筑夢鐘山。紫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紫臺不斷明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紫臺總職工362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179人、支撐崗位人員7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8人,具有碩士學位57人......
面向天文學的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臺(簡稱紫臺)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的...
報告題目:銀河系宇宙線空間依賴傳播模型研究
報告人:郭義慶 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報告摘要:近年來,隨著新一代高靈敏度實驗的運行,宇宙線觀測步入精確時代,并發現了一系列反?,F象:宇宙線核子能譜在剛度200GV變硬并在14TV處截斷,正負電子超出,彌散伽馬銀盤超出,宇宙線梯度問題,及宇宙線各向異性幅度和相位的反轉現象。一個自然問題是這些超出有沒有可能來自于統一的物理機制?基于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宇宙線空間依賴傳播模型研究,系統的研究了鄰近源貢獻研究,并提出了宇宙線能譜與各向異性共同演化。這一模型很好的解釋上述反?,F象。最近,基于宇宙線能譜與各向異性共同演化框架,我們研究認為宇宙線各向異性可能在200 GV存在一個“特征”結構,并且是驗證鄰近源模型和各向異性起源的理想位置,期望將來實驗能夠驗證我們的這一模型。
報告時間:2022年3月29日(周二)15:00
騰訊會議ID:809-141-562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zWbwfJZVhhn5
歡迎大家參加!
新聞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