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堅持面向天文學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v橫星際,筑夢鐘山。紫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紫臺不斷明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紫臺總職工362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179人、支撐崗位人員7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8人,具有碩士學位57人......
面向天文學的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臺(簡稱紫臺)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的...
紫金山天文臺青海站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位于美麗的青藏高原、青海省第三大城市德令哈,這里海拔3200米,東經97°33'.6,北緯37°22'.4。故青海站也被稱為德令哈天文觀測基地。德令哈是蒙古語,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青海站擁有我國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為13.7米,運行在毫米波波段13.7米射電望遠鏡是完全對外開放的設備。
青海站的科學目標是:使望遠鏡能在國際同類望遠鏡的運行水平上進行CO等譜線及連續譜的觀測,提供用戶進行銀河系內分子云與恒星形成區、行星狀星云、拱星包層、星際介質、分子譜線巡天、以及太陽連續譜和河外星系等觀測研究。
青海站的中心任務是維護好該望遠鏡的正常運行,保證天文觀測任務的完成,同時努力把基地建成國際水平的天文觀測基地。 青海站還擁有光學望遠鏡,它能使您更直觀地觀測我們太陽系內外的天體及其運動…… 1999年青海站進入中國科學院首批知識創新工程行列,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由此進入青海觀測站站點>> http://www.dlh.pmo.cas.cn/
觀測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