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堅持面向天文學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v橫星際,筑夢鐘山。紫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紫臺不斷明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紫臺總職工362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179人、支撐崗位人員7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8人,具有碩士學位57人......
面向天文學的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臺(簡稱紫臺)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的...
各位專家:
為紀念陸埮先生,促進中國天文學的發展,鼓勵并表彰在天文和天體物理研究中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的青年學者,中國天文學會決定設立“陸埮獎”,學會委托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開展該獎項的組織工作。
陸埮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授予一名或兩名在天文和天體物理相關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的青年學者。候選人在申報年份1月1日男性未滿34周歲、女性未滿36周歲,或取得博士學位未滿8年(不限性別,以博士學位證書日期為準),并且獲獎工作主要依托中國國內(含港澳臺地區)單位完成。獎金為5萬元人民幣/屆。
陸埮獎評選委員會邀請提名人推薦候選人,獲邀提名的專家名單不予公開,不接受自我提名。提名人需提供正式的書面材料,限一項成果,可附上成果的有關證明材料,包括文章、專著或在某一重大任務或工程中取得重要技術創新的專利等不超過三篇(個)。
根據“陸埮獎”章程規定,中國天文學會特邀請您任第一屆陸埮獎提名人,請您于2022年6月30日前,遵照“陸埮獎”章程及評選實施簡則(附件1),提交由個人簽名的正式提名推薦表(附件2)和有關材料一份及電子版。
推薦表和有關材料請寄至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地址:南京市棲霞區元化路10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3號樓404室,郵編:210023, 聯系人:劉怡。電子版發至郵箱:lutan_award@pmo.ac.cn,電話:025-83332122。
特此通知。
附件:1、中國天文學會“陸埮獎”章程及評選實施簡則
2、中國天文學會“陸埮獎”提名表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2022年4月29日
創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