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其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更為現名。紫臺堅持面向天文學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v橫星際,筑夢鐘山。紫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暗物質和空間天文、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行星科學和深空探測等學科方向形成卓越科研團隊并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
紫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廣泛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紫臺不斷明晰戰略定位,凝練創新目標,努力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應用完整的創新價值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底,紫臺總職工362人,其中科技崗位人員179人、支撐崗位人員78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研究員及正高級工程技術人員64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98人,具有碩士學位57人......
面向天文學的重大科學問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紫金山天文臺(簡稱紫臺)以構建完整的天文科學與技術創新體系為著力點,建設我國一流的天文基礎和應用研究及戰略高技術研究基地、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國際水平的...
2月16日,是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文學重要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中國天文學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在南京舉辦“星耀中華 風范千秋”弘揚科學家精神暨紀念張鈺哲先生誕辰120周年活動。
葉叔華、蘇定強、方成、崔向群、常進、史生才等六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江蘇省科協、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中國天文學會、南京大學、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北京天文館、南京天光所、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近150余人以線下或是線上的方式參與紀念活動。紫金山天文臺副臺長、黨委副書記毛瑞青主持活動。
現場首先播放了“星耀中華 風范千秋”紀念短片,再現了張鈺哲先生為國、為民、為天文事業奮斗的一生。
江蘇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孫春雷出席活動并致辭。他表示,張鈺哲先生曾擔任中國科協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和江蘇省科協第二屆委員會副主席,與科協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往來。張鈺哲先生年輕時負笈美國,懷著科技報國的理想,最終選擇天文學作為一生的志趣,學成后毫不猶豫回國效力。他參與領導中國天文事業的發展近半個世紀,厥功至偉、蜚聲中外。今天,我們紀念張鈺哲先生,學習他胸懷家國的真摯情懷,學習他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服務人民的崇尚品德,以昂揚的斗志、強烈的擔當,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應有的力量。
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黨組書記朱懷誠出席活動并講話,我們緬懷張鈺哲先生,旨在發揮中國科學院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作用,身為“國家隊”“國家人”,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要求,繼承和發揚以張先生等老一代科學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強基礎、抓攻關、聚人才、促改革,用科技創新的輝煌成果迎接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張鈺哲先生是中國天文學會從評議會改制為理事會后的第一任理事長,他在1943-1946年和1949-1985年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長達40年。南京大學黨委常委、中國天文學會秘書長周濟林在講話中表示,中國天文學會如今在國際天文聯合會中的聲譽與地位日益明顯提高,中國天文學家的工作也愈來愈為國際同行所重視,與張鈺哲先生當時的堅定與努力密不可分。中國天文學會于1995年開始設立的“張鈺哲獎”已然成為張鈺哲科學精神傳承的有效載體。
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黨委書記趙長印講述了張鈺哲先生與紫金山天文臺的深厚淵源。1950年起,張鈺哲先生任紫金山天文臺臺長,至1984年轉任名譽臺長,歷時34年,為新中國天文事業發展殫精竭慮,為我國天文學走向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精通天體力學,創建并領導了我國的行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衛星的觀測和研究工作;他在學術上崇尚百花齊放、兼容并蓄,領導開拓了太陽物理、恒星物理、天文歷算、天文儀器研制、毫米波射電天文、空間天文等分支學科,為我國天文學對接國際前沿鋪平了道路;他愛才育才,為我國天文事業引薦和培養大批優秀人才;他胸懷祖國、情系人民,建立了卓越功績?!翱萍紝W應國家需”,他的愛國情懷和科學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傳承。
思念無限,追憶緬懷。葉叔華、蘇定強、方成、崔向群、常進、史生才等六位院士,國家天文臺原臺長嚴俊,紫金山天文臺原臺長楊戟,以及楊捷興研究員等,從不同角度回顧了與張鈺哲先生相處的點點滴滴,深情追思了張鈺哲先生在愛國、治學、為師、為人方面的家國情懷、科學精神、卓越貢獻與高尚情操,表達了對張鈺哲先生的深切懷念與崇敬之情。
活動現場,對中國天文學會“張鈺哲獎”與紫臺“張鈺哲學者計劃”的設立進行了介紹?!皬堚曊塥劇鲍@獎者代表、北京天文館原館長朱進,“張鈺哲學者計劃”優秀青年學者代表閆慶增作專題報告。青年學者傳承和發揚張鈺哲精神,踐行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的初心使命,是對張鈺哲先生最好的紀念。
詩誦青年信仰,堅守初心不忘。紫臺青年職工代表飽含深情地朗誦詩詞“星語 心念”,以此表達對張鈺哲先生的崇高敬意。
活動最后,由紫臺青年職工代表向張鈺哲先生銅像敬獻鮮花現場人員肅立鞠躬,表達對張鈺哲先生的深切懷念之情。
活動現場
致辭
追憶緬懷
“星語 心念”詩朗誦
現場合影
創新文化